close
佛教徒分佈在中國及鄰國。佛教的起源對於亞洲大陸跨文化交流有重大影響。
佛教散播從中國流傳至韓國和日本,甚至整個亞洲,從伊朗到日本也透過佛教連結交流脈絡。(張靖珩 30分)這些佛教的分佈橫跨海陸,不僅以傳教及朝聖活動來豐富文化外,也傳習藝術及科學知識、貿易交流和傳播文化各種元素,例如:音樂、舞蹈及美術。(薛莉蓉35分鐘)多虧了這些佛教網脈,中國才得以與其他亞洲社會連結,並促進彼此間信仰、經濟與文化交流。
橫跨中亞,佛教陸路網脈將南亞的佛教聖域與中國相連,並在十五世紀後傳入韓國及日本。 來自各個不同種族的商人與佛僧遊歷於這些網脈,在各處交易與宣揚佛學。 (葉思妤 30分鐘)這些路徑普遍稱為絲路,見證了好幾個綠洲國成為佛教重要中心地的發展,例如塔克拉瑪干沙漠南方邊緣的于闐和北方邊緣的龜茲,促進了中國與南亞佛教徒之間的接觸。敦煌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邊的一個綠洲,成為來自中國及南亞佛教信徒的集散地。(陳裕籈30分鐘)現今最著名的是那令人驚豔的彩繪佛教石窟和發現以不同亞洲語言撰寫的佛教手稿。以敦煌石窟為傳播佛教之多元文化的典範,及經由佛教讓其他亞洲地區和中國有了跨文化交流,而在佛教佔了一席之地。(卓佩穎 20分鐘)此地曾有中國高僧、學習佛陀教誨的佛教學徒與在此定居的南亞和中亞傳教士。來自中亞國家粟特的商人也在這個地方形成商會。
圖4.3 中國石碑上刻畫的粟特人。(陳禹豪 30分鐘)
全站熱搜